实验室的冰箱数量真的足够吗?
大多数财务BP认为足够了。但大多数科学家恐怕并不认同。那么,就让我们用数据来说话吧!
实验室冰箱单次开门,恢复需时20至30分钟!
我们见过不少实验室的冰箱看似“运行正常”。但若仔细观察,你会发现温度超出设定范围的情况远比任何人意识到的要频繁得多。
问题往往不易察觉:频繁、短暂的开门操作对温度恢复造成的延迟,有时甚至比一次长时间开门更严重。每次柜门开启,冷空气逸出,热空气涌入,设备必须加倍工作才能回到设定温度。日复一日重复此循环,无形中增加了设备故障的风险。这还不包括结霜或污染等问题。

单次开门,恢复需时20至30分钟!
一次开门后,设备可能需要20到30分钟才能恢复设定温度。如果一小时内开门三次,设备可能长达六小时甚至更久都无法完全恢复温度。在某些实验室,部分设备因开门过于频繁,甚至从未真正达到过设定温度。 翻阅大多数-80°C冷冻柜的用户手册,常会看到“24小时内开门不超过5次”的建议。当然,我们都知道在繁忙的实验室环境中,这几乎难以实现。
如何发现潜在风险?
如何发现潜在风险?
答案是:从简单的独立门磁传感器开始。它能精确记录设备何时被开启、开启频率以及开启时长。再结合温度传感器,你就能清晰看到每次开门对温度恢复时间的具体影响。 (注:你通常无法依赖设备自带的显示屏。部分制造商将显示屏设定为“冻结”在设定值(比如-80℃),即使实际温度已波动,仍显示“稳定安全”的假象。)

关注能耗,更需关注实用方案
除了能耗问题,我们更应关注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。通过使用门磁传感器和独立温度探头,你可以构建实时的能耗图谱——因为每次开门都会触发压缩机持续运行30至45分钟。 这些工具相结合,能清晰洞察设备的使用模式和潜在风险。你甚至可以将数据纳入标准操作规程(SOP),将人员操作行为与环境数据一并追踪。(更优方案:使用我们的监控保将所有数据集成至统一平台。)

数据驱动决策,解决真正需求
当你将开门活动与温度恢复时间关联分析,结论便一目了然。
你的团队需要的可能不是维修冷冻柜,而是增加一台设备。原因并非现有设备故障,而是它已不堪重负。
掌握客观数据,说服财务BP审批你真正需要的设备预算,将变得容易得多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