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验室再发氮气窒息悲剧!智能监控系统如何避免康龙化成式事故

· 监控保,数智化实验室运营管理

一条未检测的氮气管路,夺走两条年轻生命!

2025年9月,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官网披露了康龙化成"6·3"亡人事故调查报告,这起发生在6月3日的氮气窒息事故,造成两名年轻实验人员死亡。而就在3个月前,上海睿腾医药实验室爆炸事故刚造成2人死亡、2人受伤。
连续发生的实验室安全事故,为行业敲响了怎样的警钟?

事故还原:细节中的致命疏忽

Section image

2025年6月3日凌晨,康龙化成放大实验室纯化间1内,郭某和井某学正在进行DT-818创新药项目的生产操作。该项目最后几步需要控制氧含量,使用氮气创造无氧环境。

在安装完柔性隔离器设备后,他们打开氮气阀向隔离器内通入氮气。当发现抽滤器压力表掉压时,他们关闭氮气阀,打开密封胶带释放氮气,但关键一步被遗漏:未使用氧含量检测仪进行测试。

两人直接进入柔性隔离器内部进行检查,蹲下紧固抽滤器螺口。随后因缺氧导致身体失控,后仰躺在隔离器内。直到早上7点50分被白班员工发现,但为时已晚。

事故原因:违章作业与管理漏洞并存

Section image

调查组认定,直接原因是操作员未按照《柔性隔离器使用和清洁》规程执行,未通过手套操作而直接进入隔离器内部。

更深层次的原因包括:

  •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缺失:未建立有效的双重预防机制
  • 安全生产督促检查不到位:管理制度流于形式
  • 员工教育培训不足:安全意识和技能欠缺

康龙化成公司总裁、生产副总裁、安全副总裁等多位高管被处以年收入20%-50%的罚款,公司面临30-100万元罚款。

类似事故频发,实验室安全防线何在?

2025年已成为实验室安全事故高发年:


❗️3月24日,上海睿腾医药爆炸,2
死2伤

❗️3月11日,江苏惠利生物爆炸,8死4伤

❗️3月20日,河南周口红旗生物爆炸,6死3伤

❗️4月,漯河美迪康生物蒸馏釜爆炸,1死3伤

❗️8月21日,桂林莱茵生物干燥设备爆炸,1死7伤

这些事故共同指向:
气体管理失控、监测系统缺位、应急响应不足

iLabService监控保:构建智能安全防护网

针对康龙化成事故暴露出的氧含量监测缺失问题,iLabService释普科技的监控保解决方案提供精准防控。

Section image

1. 氧气含量实时监测与预警

  • 24小时不间断氧浓度监测:在危险区域安装固定式传感器,实时跟踪氧含量变化
  • 智能阈值报警:当氧浓度低于安全水平(如<19.5%)时自动报警
  • 多级预警机制:现场声光报警、手机推送、管理中心联动响应
Section image

2. AI智能表盘识别技术

  • 压力表状态监控:通过AI视觉识别压力表指针位置,自动记录异常掉压情况
  • 仪表数据自动采集:替代人工抄表,避免记录误差和漏检
  • 异常趋势分析:智能算法识别设备运行异常,提前预警故障风险

给实验室管理员和企业负责人的关键建议

1. 完善气体管理制度

规范氮气等惰性气体使用流程,明确"先检测、后进入"原则建立气体管路定期检查制度,特别是软管连接部位

2. 配备智能监测系统

在密闭空间、气体使用区域安装氧浓度监测装置引入AI表盘识别技术,实现设备状态自动监控

3. 强化人员培训与演练

开展专项气体安全培训,提高员工风险识别能力定期组织缺氧窒息等专项应急演练

4. 建立数字化安全档案

利用监控系统生成安全报告,实现可追溯管理将安全数据纳入绩效考核,强化责任落实

康龙化成事故调查报告的最后,两名年轻实验员的生命代价换来了对管理层的处罚决定。但比处罚更重要的是,如何真正构建起人防、技防、物防三位一体的安全防线。

实验室安全不是成本,而是投资!

智能监控系统不仅能够避免生命损失,更能保护企业的核心资产和声誉。在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今天,安全管理同样需要智能化升级。